全職媽咪吳佩容是三個孩子的媽媽,因為先生工作的原因,全家移住花蓮。原先只是在伍佰戶租屋,住進來之後發現,社區地點雖然位在鄉下,但不偏僻,空間蠻適合小家庭。警衛室讓人有安全感,孩子在社區裡有很多玩伴一起安心玩耍,也有其他住戶可以接觸與交流,也因為喜歡這裡清幽的環境,決定一直住下去。
吳佩容說,社區像是「迦南美地」,也像是一個「許願會成真的許願池」。例如,希望小孩在社區就能共學,共學班就成了;想要上瑜伽,就有人開了瑜珈課;希望有好的食物,好生活同樂會就出現想要吃的食物;有時起心動念一下,就會有人在群組裡分享想要的東西,是一個許願就會實現的地方。
聊到共學,吳佩容接著分享,她的大兒子從還是小寶寶時,就能感覺到他是一個適合慢學、需要慢慢來與等待他的孩子,也因此,心裡嚮往華德福教育理念的吳佩容,開始找尋華德福教育的教學資源。
不過,當時並沒有團體在花蓮實行華德福教育,於是她就在網路上詢問、號召,終於找到一群擁有共同理念的家長。一開始是在碧雲莊社區共學,去到那裡都要經過一番車程。後來因緣際會,找到在離社區不遠,一個稱做「慵懶草原」的地方,主人非常好,讓他們在那邊共學。
因為地緣的關係,有很多家庭也住在伍佰戶社區,因此成為非常緊密的團體,而共學的家長們剛好各自擅長英文、藝術、種植、木工……技能,讓吳佩容從中感覺到一種「命定」,像是命運註定的相逢。
她分享,在社區裡有個很強的育兒支持系統,家長與小孩從小就認識,知道彼此家庭中對於教育的想法與界線在哪裡,彼此都很放心互相托育。
除了共學外,讓吳佩容印象深刻的,還有社區中的二手物流動。基於好好對待東西的理念,社區裡的父母都很捨得給孩子用最好的用品,但當小孩長大,用不到物品時,育嬰物品便會被傳承並且被好好珍惜,對其他正在育兒的家長而言,也會是很好的支持,「在這裡生孩子太幸福了!」吳佩容滿足的說。
話語未落,吳佩容又接著補充,很多社區裡的家庭都選擇在家生產,五星級的居家生產團隊都是你認識的人,彼此像是好姐妹般的支持,一切都可以很放心。這些在都市是困難或要用金錢去換的,但因為社區中的小家庭彼此支持、生命交織,真的實踐了「同村共養」的理念。
吳佩容覺得,一件靠自己做不起來的事,當有一份熱情去號召,就有可能串聯起一群美好的人共同完成。「只要走出家門,就可以從『好生活同樂會』帶回一籃的豐盛,裡面的食物都是友善環境的小農栽種 ,這是住別的地方很難擁有的」,看著菜籃裝滿各種顏色的蔬菜,身為家庭主婦,那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呢!
文字 | 許瑋
攝影 | 湯琇媚
▸▸關於 #伍佰戶人物故事
伍佰戶,有人才有戶。這裡是座落於有機田旁的集合式住宅,住著五百種不同的生活樣貌的人,我們想帶你聆聽這些人的故事,也許也會讓你想起自己所為何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