伍佰戶擁有以整個社區為單位的團購社團,人數動輒破三、四百人,甚至一度到達line群組人數上限,受惠於此的居民族繁不及備載,是鄰居們分享好物、節省運費,甚至有時不必離開社區就能滿足生活所需,共同在物質相對有限的壽豐開啟對外連結的好幫手。
如此便民的群組之所以開設,起因於喵喵如與好友的團購需求,身兼主婦聯盟花蓮區幹事的她,相對於商品價格,她更重視生活所能觸及之物是否對環境友善,然而花蓮的環保商品選擇較少,更別提志學到市區近半小時的車程,若獨自網路訂購又得負擔地處偏遠而至的高昂運費,為此,共購團於是誕生。
共購團成立後半年內,由起初相識的二十人,快速成長為人數破百的大社團,面對人多總是紛亂的情況,喵喵如與草創的夥伴們確立了共購團的版規與原則,擔負著社群維護的角色,以快刀斬亂麻的風格,簡易明瞭地經營。
然而偶爾仍有居民不按時取貨、未遵守貼文模式,以及時常被遺忘的,對環境友善的原則,為此她仍不厭其煩地在眾目睽睽之下扮起黑臉,出言提醒。
事實上她的主婦生活十分忙碌,除了照顧兩個孩子,還另有兼職餐飲與烘焙相關的進修,分神照顧一個無任何營利的多人社團是相當費心力的,但她只是聳了聳肩:「我甚至把這個群組當孩子一樣看待,就是捨不得他這樣被破壞。」
六年前,喵喵如隨著半農半X的生活理想,帶著孩子從城市台北,穿越長長的雪山隧道,來到依傍著山林的志學,透過半農半X計畫而結識的朋友們「小村六戶」引介,認識了伍佰戶。
首先,她以廢墟形容社區給她的第一印象,髒亂的屋頂、雜物堆積、了無人氣,幾乎像個巨大鳥籠,迫於家庭需求下,不得不搬進了附近唯一符合條件、租金又合算的這間房。
身為資深居民,她這幾年感受到社區的轉變。尤其近年來在一群熱情用心的管委會積極作為之下,社區的容貌因定期清潔而明亮許多,居民們之間的互動也從私下聯絡轉為更大規模的交流,雖然喵喵如明快坦然地談到她所見的管委會優缺,她仍莊重地補充:「他們都是無償的啊!」
喵喵如特別喜歡伍佰戶逐漸形成的,鄰里間相互協助的網絡。有次鄰居臨時急需雞蛋,想向她購買,沒想到她相當豪氣地贈予;每一次的好生活同樂會,她會在自己的麵包攤位,幫忙隔壁的有機農夫瑋德擺攤賣菜;在管理共購群組遇到窒礙,好友們也總是立即給予支持,六年來種種關懷與互助,累積了扎實的重量,鄰居的情感稠密地像家人,伍佰戶之於她,更如故鄉。
文字 | 謝靈應
攝影 | 陳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