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要了解好好小姐,應該要從好好小姐為什麼叫「好好」開始說起。大學的時候她參與戲劇演出《里長伯的一百桌囍宴》,飾演名叫「阿好嬸」的角色,但不想提早進入「嬸」字輩,於是就把店名取為「好好小姐」,也因此成為社區居民與孩子們最喜愛的「好好」。
談起與花蓮、與伍佰戶的緣分,直至今年,好好小姐在伍佰戶社區已經住了六年,但其實早在就讀東華大學的期間,她就曾搬進伍佰戶。雖然當時只住了短短半年的時間,但因為非常喜歡花蓮,大學畢業回到台中工作打拚十年,累積了足夠的存款後,又再次重返花蓮、搬回伍佰戶,開始一直以來嚮往的生活。
對好好小姐而言「伍佰戶是一個自由、溫暖的地方」,居民之間的互動都非常友善,平時也都能輕鬆自在地聊天,不過渡干涉彼此的隱私,卻又保持緊密的連結。
除此之外,讓好好小姐最為感動的,是居民們長久的支持與鼓勵。她笑道自己一開始做甜點時想得太天真,不知道比例怎麼拿捏導致經常失敗,甚至因此感到迷惘而自我否定。
直到開始在車庫市集擺攤,即使沒有任何說明,大家也都了解食物跟手工的價值。正是因為大家給予的正向回饋,才讓她逐漸重拾自信,可以慢慢長成一個未曾預期的,自己的樣子。
購買過好好小姐手作甜點的人都知道,「無包裝」一直都是她所堅持的理念,「把包裝的錢放在食材的升級不是很好嗎?」若直接把包裝的實際成本價呈現給顧客,應該更能促進大家想自備環保餐盒的想法,也因此知道,我們以為免費的,其實還有許多金錢與環境成本包含在內。
此外,「無添加」也是好好小姐期望可以達成的一個目標,自製果醬、減少小蘇打等的添加,以及使用在地食材,都是她一直在努力摸索讓甜點的食材用料更新鮮、更健康的方法。
雖然在社區住了六年,但是自從「好好小姐手作早餐店」關店之後,時間變得比較彈性,能夠參與更多社區活動,所以才對社區有更深入的了解,發現屬於伍佰戶的魅力,「這裡有讓事情發展的自由空間,而這個自由將事情的可能性無限擴大了。」
好好小姐接著分享,以前在台中的生活有時令人感到窒息,有興趣想做的事情或許限於各種現實因素,但在伍佰戶、在花蓮,束縛與框架都是少的,大家都在用積極正面的態度去面對你所提出的想法,集思廣益,或許這些想法就成真了。伍佰戶的臥虎藏龍,也是一大亮點,可以跟著鄰居學習木工、發酵食物等等新的技能,有時也交換彼此的技能!
「花蓮的生活比較自由,允許發生事情的機會比較多。」正是因為這些「可能性」,才讓好好小姐在伍佰戶社區自由的生活裡扎根。
文字 | 鍾涵聿
攝影 | 陳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