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開的阿勃勒、警衛室白板上的整齊文字、參與同樂會市集的人潮是社區裡不可錯過的日常百景。貓咪在窗邊的凝視、狗勾好奇的嗅聞著角落,動物悠閒自在的模樣,也是居民們的日常。
而一個圓圓小小的身影,時而跟隨著一輛腳踏車在社區中穿梭,時而被小朋友們狂奔追逐著。儘管牠總是靜靜躺在社區一隅,卻很難不注意到牠的存在。
在2019年4月,一隻黑色米克斯犬輾轉流浪到伍佰戶。如同多數幸運的流浪犬,有了居民固定餵食後,而待了下來。「不會吠叫、不會追車,一個安靜的存在」時任主委趙書琴如此形容當時的狀況,但有居民擔心流浪犬隻對於社區環境的影響,而請她協助「處理」。
趙書琴覺得一有流浪動物進入社區,相較於直接通報公部門介入,在能力所及範圍內提供協助,幫助牠們找尋到歸宿,是更好的選擇。因此在社區的「小動物互助群組」裡,提出了『共養』的可能性,並為牠募集結紮、施打預防針的經費。
趙書琴認為牠親人、友善且穩定的個性,可以創造與居民互動的機會,進而形塑一個動物友善的環境,因此決定以中途的角色出發,並以送往獸醫院進行結紮手術的日子:5月20日,為牠命名,期許社區中動物與人可以發展出良好的關係。
談起與520的關係,趙書琴不諱言地坦承自己並不是很會照顧動物,但520像是「天堂來的狗」,定點如廁、睡覺、吠叫啃咬⋯⋯許多讓犬隻飼主煩惱的行為,在520身上都沒有發生,彼此的生活迅速且寧靜的交織在一起。
520像是一個安靜的朋友,牠可以覺察你現在的狀態,並且一直陪伴著你。但若是太久沒跟牠互動,可是會氣噗噗的把鞋子咬到戶外!
雖然不會坐下、不會握手,但520仍然以獨特的魅力擄獲大家。下課後,小朋友們三五成群的與520共同漫步在社區中嬉戲;下班後,有些人會特地繞路,期待在角落看見牠的身影⋯⋯。520是社區的朋友,與牠的互動成為了居民的交集,也讓彼此產生了更多連結。
伍佰戶社區對於動物的友善,是遷入的誘因,卻也衍生問題,如公共區域遺留的糞便、叫聲造成的噪音,趙書琴提供了幾個建議:糞便可以使用中庭放置的夾子,移置草堆後再以樹葉覆蓋;若有可能產生影響左鄰右舍的狀況,可先行與鄰居溝通,讓對方了解狀況,避免誤解而產生不愉快。我們擁有土地、房屋的所有權,但「環境」是屬於所有生命的。
「友善地對待生命,生命也會回饋你」趙書琴希望可以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,共同營造宜居社區。
文字 | 陳磊
攝影 | 陳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