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很多住戶而言,對陳采婕的第一印象,是她在社區LINE群組分享歌唱演出的影片。陳采婕是工程公司的職員,同時也是一位非常專業的歌手。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身份,會不會覺得累?「當你在做喜歡做的事情的時候,一點都不會覺得累,還是開心的!」陳采婕說。
她更以一種自我調適的心情來看待,「因為白天工作能維持基本溫飽,工作內容又相對穩定,所以不管喜不喜歡,都還是要當成喜歡的,同樣認真地對待它」。
因專案職務的關係,陳采婕於2019年從台北派駐至花蓮,同時選擇了伍佰戶社區作為住所。相較於都會區,陳采婕剛開始到社區是有點不適應的,但如同她看待工作一樣,自己去調適,接受了社區的風格與步調。
她看見社區居民的友善,也常發現居民在LINE群組求援時,會有很多人跳出來協助。她接著分享,之前也曾在群組裡幫忙處理社區擴大音響的問題,給了很有用的建議。此外,社區共餐同樣也讓陳采婕印象深刻,當時她才剛搬來,參與了社區共餐活動,也因此結識了很多朋友。
陳采婕正式出道約五六年。從小就喜歡唱歌,同學們都覺得她唱得很好,她也想讓自己更精進。她無師自學,精進學習,注重每一個細節。出道前參加了大大小小的歌唱比賽,還有參加電視台的選秀節目,累積了很多實戰經驗。
陳采婕記得,有一次受邀主持晚會,她雖然沒有主持過,但還是答應了。她認為,機會來了就要好好把握,如果都要等完全準備好才行動,就會錯失很多機會。若能適應多變的環境,即便在不想要的環境裡,仍然能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雖然唱歌是出自於興趣,陳采婕現在也把自己所學的分享給大家,後來在朋友的引薦下,在慈濟大學社會教育推廣中心開創歌唱班,大受好評,應學員們的期盼又額外加開了假日歡唱技巧班。
陳采婕的歌唱班有別於一般社區教室的歡唱類型,以教授歌唱技巧為主,讓愛唱歌的人傳承歌唱的技巧,這也是陳采婕開班授課的目的。
由於勇於嘗試改變與挑戰的特質,除了工程與歌唱,陳采婕之前也從事過多種不同性質的工作,例如室內設計、影視傳播、民宿管理及服務業等,目前專心工作於花蓮,以後也可能會再轉往其他地區發展,她仍然樂觀以對。
一路隨遇而安,又一邊自我調適,抓住機會就往前衝,成就了她繽紛的人生。
文字 | 李俊德
攝影 | 湯琇媚
伍佰戶,有人才有戶。這裡是座落於有機田旁的集合式住宅,住著五百種不同的生活樣貌的人,我們想帶你聆聽這些人的故事,也許也會讓你想起自己所為何來。

